.:.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同是宋朝的官场争斗,为何北宋顶多被贬官,而南宋有杀身之祸[9P]
本頁主題: 同是宋朝的官场争斗,为何北宋顶多被贬官,而南宋有杀身之祸[9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阿森纳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2799
威望:9482 點
金錢:11197013 USD
貢獻:110606 點
註冊:2011-06-06

同是宋朝的官场争斗,为何北宋顶多被贬官,而南宋有杀身之祸[9P]



提到宋朝,很多历史爱好者心中就能想很直接的8个字“政治宽松,文化灿烂”。的确,正因为有了宋太祖的“不可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这一祖训,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政治环境最宽松的封建王朝。正因为宋太祖和宋太宗对文教的重视,才有了大宋300多年的文化灿烂,很多宋词和散文都成为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常客”。

然而,当我们仔细的比较北宋和南宋的差别,我们就会发现,同为宋朝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北宋的政治环境比南宋宽松很多。


上图_ 《西园雅集图》局部,宋朝文人学士



北宋时期,9代皇帝基本上能遵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整个北宋没有大臣因为言论的问题而被朝廷判处死刑。即便后人比较关心的“乌台诗案”也在宋神宗和曹太后的亲自过问下草草收场,朝廷对苏轼的处分仅仅是贬官。

而南宋时期,从宋高宗赵构开始,“不得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的传统就被打破了,赵构直接杀掉了向朝廷提出合理建议的太学生陈东,而权臣史弥远更是直接暗杀了宰相韩侂胄,以及向史弥远本人提建议的太学生华岳。

那么,同为重视文教的宋朝,北宋的政治环境为何比南宋宽松很多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考察。


上图_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第一,两个朝代建立的背景是完全不同的。


北宋朝是在五代十国乱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中国历史进入到长达半个世纪的大分裂时期。在五代时期,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恰好,这样的乱世也给很多英雄人物的建功立业提供了舞台,赵匡胤就是一位这样的英雄。

赵匡胤是职业军人出身的皇帝,在建立大宋帝国之前,赵匡胤就担任殿前都指挥使。和其他五代的帝王一样,赵匡胤也是通过政变的方式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宋朝,并开始了他一统天下的伟业。


上图_ 陈桥兵变 赵匡胤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身为皇帝的赵匡胤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在于如何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避免宋朝成为“六代”短暂而亡。为此,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赵匡胤限制武将权力,杯酒释兵权。但文治上,赵匡胤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宋朝“军人政权”的印象,让宋朝从五代时期的军人政治向文治实现过度,这就不得不牵扯到赵匡胤亲自制定的宋朝国策“文治”。

为了维护宋朝的长治久安,赵匡胤在加强文治上做了很多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赵匡胤就认识到了文治的重要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赵匡胤曾秘密地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载着赵匡胤的“祖宗家法”:不得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正是这样的“祖宗家法”,彻底确立了北宋的统治基调——重文。

其次,赵匡胤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一改革一直持续到宋太宗统治时期。赵匡胤时期,科举制度就向广大知识分子打开读书入仕途的道路。宋太宗时期,科举制度的录取范围进一步扩大,录取率进一步增加。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宋朝深得知识分子的心。再加上北宋时期有“不得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的祖训传统,使得知识分子能广泛参与政治,甚至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上图_ 赵匡胤(927年-976年)



北宋用文治确立了王朝的长治久安,避免北宋重蹈五代十国短命的覆辙。而南宋的建立环境可就与北宋大不相同了。

公元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赵构在应天府(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称皇帝,建立南宋。南宋建立之后,整个局面和北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宋建立后,尽管宋军一直在打仗,但北宋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开封,非常稳定。

南宋建立之后,赵构的朝廷从商丘跑到了扬州,再从扬州跑到了杭州。一路之上,赵构朝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连生存都成问题,何谈优待知识分子呢?定都杭州之后,心胸狭隘的赵构不是想着团结军民收复失地,而是想着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并迎合投降派。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赵构竟然不顾大宋的祖宗家法杀害了爱国太学生陈东、欧阳辙等人,给南宋的政治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到了后来,南宋出现了北宋少见的权臣当道的局面,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人大权独揽,南宋权臣当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赵构破坏宋朝已经形成的文治之风,杀害太学生制造政治恐怖是南宋权臣独裁政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图_ 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



第二,两宋皇帝的执政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别。


北宋之所以能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拥有非常宽松的政治环境,并开创长达100多年的盛世,这和皇帝的执政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北宋皇帝基本上能做到从善如流,基本上会尊重大臣提出的意见。宋太祖为北宋的文治定了基调,宋太宗为北宋的文治确立了很多制度,还通过出版《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籍,扩大科举的方式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北宋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也就在宋太宗时期全面形成。宋太宗本人就很欣赏犯言直谏的宰相寇准。

到了宋真宗、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北宋文治的盛世达到了高潮,三位皇帝的治国能力也都相当出色,太宗时期宽松的政治环境在真宗、仁宗和英宗朝继续持续。

尤其在宋仁宗时期,北宋的宽松政治环境达到了极致,出现了很多干练有担当的大臣。比如,范仲淹、晏殊、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更是体现出了北宋知识分子的担当和家国情怀。


上图_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



到了宋神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与神宗本人的性格原因,宋朝宽松的政治环境有一定的倒退。然而,这一时期的北宋党争仍然坚持党争的底线,斗争失败的官员最悲惨的结局就是贬官。这与过往朝代,乃至明清时期官员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后被砍头乃至诛灭九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神宗、哲宗时期,知识分子进谏,皇帝纳谏的风气不如太祖朝到英宗朝,但有良心的知识分子还是可以给皇帝去提意见的。直至宋徽宗上台,权臣蔡京掌权后,北宋政治环境才变得紧张了很多。但宋徽宗在客观上还能保持宋太祖定下的“不杀士大夫”这一底线。

总而言之,北宋的这些皇帝,除了画画皇帝宋徽宗和一年天子宋钦宗之外,从宋太祖到宋哲宗在内的7位皇帝都是有家国情怀的英明君主,尽管他们的能力上有高有低,但他们主观上是想把宋朝治理好的。


上图_ 岳鄂王像(《南陵无双谱》) 岳飞像



说完了北宋皇帝相对较高的治国水平,那南宋皇帝的整体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宋高宗本身就没有什么担当,杀岳飞更是他不可饶恕的错误。宋孝宗是南宋第一位有担当的君主,他给岳飞平反还组织北伐,但他的魄力显然不如北宋的皇帝。

在宋孝宗时期,宋朝宰相来回更换,显示出宋孝宗对知识分子并不是特别信任。宋光宗是南宋第二位有担当的君主,尽管他在发展民生,打击腐败上做了很多的贡献,但他的治国水平和宋孝宗大同小异。

宋宁宗成了政治傀儡,老受权臣韩侂胄和史弥远的摆布,本人没啥作为。宋理宗受到史弥远和贾似道的摆布,他本人仅在中间20年的时间里有一定作为,但作为明显不如北宋后期的宋神宗和宋哲宗,更不如宋太宗和宋太祖。到了贾似道专权后,宋理宗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了。宋度宗智商有问题,整天沉溺于酒色,压根就不是位“合格”的皇帝。


上图_ 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即宋度宗,宋朝南渡后第六位皇帝



经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北宋有7个有担当有作为的皇帝,而南宋只有宋孝宗和宋光宗这两个相对有作为有担当的皇帝。在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中国,皇帝能力大小直接决定了国家政治的好坏。

很明显,相较于南宋而言,北宋的皇帝对国家更加负责,为了自身统治长治久安,他们可以在很大限度内做到从善如流,并实现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换句话说,北宋皇帝对知识分子的信任度是整体高于南宋的。


上图_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



第三,北宋时期,中央有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的设置,中央机构的设置尽可能做到分权。


这就在北宋制度上避免了权臣一手遮天情况的出现。即便到宋徽宗执政时期,宰相蔡京一手遮天,宋徽宗依然能免去蔡京的职务。没有了权臣的一手遮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国家政治空气必然宽松。

南宋时期,秦桧的专权彻底破坏了宋朝本来就很优秀的政治体制,随着宋朝中央政治体制被全面破坏,继秦桧后,南宋又出来了韩侂胄、史弥远和贾似道等权臣。一旦权臣专权,国家政治环境必然紧张。

总而言之,由于建国基础不同,皇帝的执政水平以及对知识分子态度的不同,以及北宋的政治体制比南宋维持的更好等多方面原因,让北宋的政治环境比南宋宽松很多。



赞(18)
------------------------
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08 10:0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2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