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折尽梅花]河西走廊,2000多年的风云变幻[21P]
本頁主題: [折尽梅花]河西走廊,2000多年的风云变幻[21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折尽梅花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8252
威望:2234 點
金錢:4880 USD
貢獻:246449 點
註冊:2021-05-14

[折尽梅花]河西走廊,2000多年的风云变幻[21P]


[折尽梅花]河西走廊,2000多年的风云变幻[37P]

01
汉朝国门——玉门关、阳关


故事还要从很久以前的春秋战国说起:


河西走廊地理环境分布图

那时候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与中原是隔绝开的,
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上,生活着“逐水而居”的月氏和乌孙等多个游牧民族;
在战国末年,强大的月氏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打败了乌孙,占据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夹在祁连山脉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西连大沙漠,
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从十到百公里不等。



在秦汉之际,雄踞在高原大漠之上的匈奴人,
借着中原动荡之际,东击东胡,西逐月氏,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

时间来到了两汉:
西汉初期,军事和外交的赢弱的汉朝被北方的匈奴王朝袭扰和压制了几十年,
无奈的屈辱已经延续了五代皇帝,无法与匈奴对抗,
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与匈奴修好;
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汉高祖刘邦的重孙刘彻登基,
此时的汉朝诸侯王的威胁已经渐去,国库也积攒了足够的钱,
踌躇满志的汉武帝开始开启了他伟大的帝国梦。 



为了攻打匈奴,
汉武帝先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寻找被匈奴赶走的西迁西域的月氏联合攻打匈奴;
后又派“帝国双璧”卫青和霍去病和他们的精锐部队纵横驰骋,
历经3次河西之战后,终于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



公元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行政管理区)、
“据两关”(阳关、玉门关为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
位于敦煌的玉门关、阳关便是汉朝的西大门。

阳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
从汉代到唐代1000年的时间里,都是至关重要且繁华的。
直至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逐渐没落,敦煌不再是中西经济文化往来的必经通道,
阳关才慢慢的废弃。

但阳关因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唱而千古流传,
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其次,为了巩固河西走廊,防范附近少数民族的侵袭,
自汉朝以来便开始“徙民实边政策”,为河西走廊迁移大量移民。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四郡”后,“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
西汉政府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
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正式纳入版图,
至此,通向亚洲腹地与遥远地中海的商路——“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了。



金戈铁马的烽烟岁月正在远去,蜚声世界的丝绸之路已经启程。
来自中原的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
西域的名马、水果、银器、毛织品、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纷纷进入中原。


敦煌汉长城遗址

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朝还在酒泉置都尉,
设烽燧,修关隘,筑长城,
其长城向北延绵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
向西延伸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

酒泉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战略地点,
敦煌则成为进出西域的前沿与桥头堡。


02
乱世中华夏文明的“世外桃源”


又过了几多春秋,到了动荡的魏晋南北朝:
东汉灭亡后,中原地区经历了4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分裂动荡时期,
中原王朝无暇顾及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也中断,
河西地区先后出现前凉、后凉、西凉、北凉等割据政权。

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均在凉州(今河西走廊中部的武威市)建都,
因此武威市也被称为“五凉都会”。
隋唐时期凉州更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城市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全国三大孔庙之——武威文庙

由于河西走廊地理相对偏僻,远离了中原的战乱,
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很多中原的汉人、学者举家迁徙至河西以避祸乱,
此时的河西走廊,儒学之风盛行,成为北方的儒学文化中心,
中原文化在此得以存续。

儒家文化在中原沦丧,
反倒是在河西走廊地区,儒士们将文化完好的保留传承了下来,
如今武威文庙还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河西走廊的石窟

在佛图澄、鸠摩罗什等高僧的推广下,佛教文化也在河西开始盛行,
河西各地也开始大规模开凿石窟,建造佛像。
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玉门昌马石窟等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兴建,
所以河西走廊也被称为“石窟走廊”。


03
重回中原王朝,丝路繁荣昌盛


结束了百年混战后,时间来到了隋唐:
在隋炀帝杨广重新统一了中国后,
河西走廊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隋炀帝西巡图


公元609年,
隋炀帝为了疏通与经营与西域的贸易,
在张掖焉支山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万国博览会”,
邀请了27个国家的外宾出席,
焉支山下数日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世博会”,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在大唐治理下,
政治的稳定,开放的政策,让河西走廊贸易往来空前繁荣,
丝绸之路也迎来自汉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来自各地的“胡商贩客,日款塞下”,
延续了长达数世纪的繁荣。

唐代的河西走廊还是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吸引了李白、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岑参等一批批热血青年诗人“西漂”,
并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动荡,
大量边防军被调往内地平叛,吐蕃趁机占领了河西走廊,
它的命运和大唐一起走向了衰败。

吐蕃崩溃后,河西割据混乱,
为反抗吐蕃,在唐朝末年由张议潮起兵后建归义军,
并推翻了吐蕃对敦煌持续60余年的统治,
归义军一度统治了河西十一个州,
后来收缩后主要割据瓜州(今瓜州东南)、沙州(敦煌)两州。

时间又来到了元朝:
西夏占据河西走廊那一百多年,丝绸之路被严重堵塞。



成吉思汗在灭西夏之后,
一统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又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元朝时期,整个中亚和东亚又被重新连接起来,
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同时并进,贸易又开始繁盛。

此时的河西走廊也不再是边疆,
而成为了国家西部的咽喉通道,
也使得河西走廊成为蒙古文化向青藏高原传播的中转站。



自古以来,
中原农耕王朝从没有真正的将西藏的雪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纳入到自己的版图。

但是,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元朝和清朝做到了。
元朝通过藏传佛教将吐蕃(今西藏)纳入自己的统治。

公元1247年,
西凉王阔端与西藏高僧萨迦班智达在河西走廊凉州(今甘肃武威)的白塔寺进行“凉州会盟”,
阔端拜萨迦班智达为师,接受了藏传佛教。
至此,西藏也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元代也曾对沙州(敦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设,
如设置州路,清查户口,派军队在瓜 、沙屯田。
终元之世,瓜 、沙一直为军屯区域。

但是,由于沙、瓜等地经济颇为落后,
所以元政府在1292年九月将大量沙、瓜民众迁移至甘州(张掖)。

沙州居民的大量迁出,使敦煌成为了少数民族牧区和军屯区域,
这也是致使敦煌逐渐衰弱的重要原因。


04
明朝的西大门——嘉峪关


时间又到了明朝:
元朝崩溃之后,河西走廊一度被已经逃往蒙古草原的北元势力占领,
一直到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冯胜率兵西征,
才驱逐了残元势力,重新控制了河西走廊。

明为了巩固在甘肃的统治,迁移了大量人口到甘肃地区,
据统计: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1407年)五十余年间,
明政府向甘肃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使甘肃外来人口大大超过了本土人口。

有人方有土,
人户稀疏,胡风草偃的河西走廊,正是诸多移民的重要目的地。

为了经营西域,明在西北设“关西七卫”(嘉峪关以西称“关西”),
即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

其中,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三卫归肃州卫管辖。
肃州卫统辖范围包括:今酒泉市所辖玉门市、敦煌市、瓜州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新疆哈密地区大部。


明长城起点——嘉峪关


明代末期,由于边防松驰,
河西走廊处于混乱状态,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
建立起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战略防线,
并将嘉峪关关城以外的地方弃之不守。

嘉峪关以外的敦煌一带实已基本变成各方均未多开发的隙地,
即所谓“鞠为茂草,无复田畴、井里之遗”的“数百年芜秽之区”。

明朝时期嘉峪关就是国家的西大门,
拿到“通关文牒”,踏出关门,就相当于出国了。

我们平时所说的“请多多关照”的“关照”就来自这里。

另外,地理大发现开辟了新航线,
海洋转而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通道,
连通世界贸易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逐渐被废弃。


05
中原王朝与西域 “军需总汇”的主要基地


时间来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清朝



清初,嘉峪关以西地区仍被吐鲁番地方政权控制。
1718—1727年,清政府先后在关西建成赤斤、靖逆、柳沟、安西、沙州五卫,
才完全恢复了对嘉峪关以西至哈密地区的统治。

清政府对西北准噶尔部(今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用兵期间,
河西走廊又成为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之间战争的大后方和“军需总汇”的主要基地。
军队对粮食的需求进而促成了政府迁移民众前往瓜、沙洲等地区发展屯垦。

为了保障前线粮食的供给,
陕甘总督左宗棠在酒泉大力推行屯田,安置流民,疏通渠道,
推动酒泉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为保证后方物资及时运抵,左宗棠抽调大批军民,
修筑了从兰州经河西走廊到新疆的主干通道,即后世之甘新公路。


06
如今的河西走廊——交通与经济的大动脉




对现实而言,
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国家交通网与经济发展中的大动脉,
是我国和中亚、俄罗斯交通的大动脉,
是新亚欧大陆桥(起点中国,终点在荷兰)的必经之路,
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通道。







赞(2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11 15:5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1-08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