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1 點
註冊:2019-08-01
|
正文317(重发,修改过) 中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资源在崇山峻岭之间铺设了铁路,将这些新建设的机器制造工厂,军火工厂,铁矿,钢铁厂和发电厂连接了起来。这些新的企业的选址,都远离原有的人口密集地区,可以说,这些铁路是为了连接他们而建设的。根据Barry Naughton在1991年的论文,这个庞大的建设项目根本就是一笔浪费,中国一半的资金被倾注到了西南的这十个省进行三线建设,而在1965年的时候,他们的产出却只有全国工业产出的19%。 在1957到1958年的反右运动中,中国残留的经济学者们基本已经被清洗干净。从经济方面来看,这个庞大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不健康的。整个发展计划本身就非常粗糙,而计划中有的目标又是不切实际而无法达成的,从根本来说,这个计划的指定过程就是一个奇葩性质的闹剧。当意识到计划的目标无法达成的时候,许多项目终于被放弃了,但是在此时,已经浪费了大笔的金钱和资源。到三线建设完成的时候,建设好的1600个企业中有150又难以维持,而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干预,这150个项目又只有81个真正被取消放弃。 和三线建设同步的,是中国工业的去中央化管理发展。各省地方政府被授权,被鼓励发展各自的成套的工业体系。当时的中国很自豪地称,这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省开始在农村发展起小规模的工业企业,这些都不在中央计划之内。 在1965年的时候,中国中央政府控制着全国各地的10,533家非军工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出占中国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出的47%。而随着文革的发展,中央开始把企业下放到地方各省。到1971年,中国中央政府只控制142家工业企业,他们的产值只占8%。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宋朝的时候。在商业流通繁荣的宋朝,许多农村家庭的妇女和儿童,开始进入手工业作坊,或者在自己家里进行小规模生产。他们从事的行业主要有茶叶,丝绸,棉纺,制砖,制篮这样的行业。历史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根据Christine Wong的论文,农村小规模工厂,成为了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 从1968年开始,中国基本就大踏步走上了发展农村小工厂的道路。到1979年的时候,在全中国的农村,有800,000家工厂企业,另外有90,000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有24百万的工人在这些农村企业里工作。而他们的生产产值,则占到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15%。 在15%的工业产值中,包涵了中小型的农业机械,各种农具,还有全国的一半化肥产量,三分之二的水泥产量,和45%的煤炭产量。 如果这些成就,真的都像中国报纸宣传材料所讲述的那样是来自当地的资金在运作,那么中国的农村发展模式,是值得全世界学习和借鉴的。 但是后面中国公报的别的经济数据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为这种农村工业化模式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国所谓的农村工业“自力更生”,是个迷思,只存在在宣传材料上。 比如,和大规模的化肥工厂相比,这些散布在中国各地的农村小化肥厂,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生产成本非常高。而奖励机制就更加的有喜感,我们必需粗鲁地说,完全是荒唐的,因为损失都计入国家财政,而利润则留归地方。可以想见的,成本计算当然也是一笔糊涂账。我们会看到,各省会在农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工厂,规模完全超出了当地市场的市场需求。而这些工厂的建设资金,则来自于当地政府上报的“企业损失”。中国政府居然也一直接受这种财务记账方法,让外界觉得,中国政府并不在乎“盈利”这个概念。 中国政府并没有真正在追求农村企业能够在经济上“自力更生”,“自给自足”,靠良性的盈利发展维持经营。 太多的共产党企业管理领导们,他们缺乏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知识技能,他们的不称值和缺乏责任感,更加重了农村工业企业的问题。农村企业成为中国一笔沉重的负资产。 到1969年的时候,中国的国家投资,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是继续完成三线建设项目。 第二个是各省以及以下各级地方的低效的小规模工业事业发展。第三个则是技术引进,除了进口工厂设备之外,还必需进行东边沿海的港口扩建和基层设施建设。 从1969年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中国的经济基本就按这样的发展战略进行发展的。在这个期间,重工业的增长是最高的,达到年均13.5%。而中国人口也从725百万发展到了1975年的919百万。与此同时,农村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是停滞的。毛泽东经济战略的受益者是,在去中央化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各地的党员干部,企业领导干部,成为当地的富裕阶层和新的精英阶层。这个结果,根本不是毛泽东所愿意看到的。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11-09 2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