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6 點
註冊:2019-08-01
|
正文62 1911年五月,清国朝廷发布了铁路国有化的上谕,措辞是相当的强硬,上谕这么说的, 国家必需要有纵横四方的大铁路干线,这样才能保障国家有效的运作,保证中央的权威。可是一直以来,各地修铁路的方式都是糊里糊涂的,也没有个固定的计划。不论干线还是支线,不论民间有没有力量,民间一申请,官府就批准了。结果过去这么多年,广东收的股金已经过半,铁路却几乎没修过,四川就更搞笑,大笔的倒账,都追不回来,江西和湖北已经收钱这么多年,根本没有修过铁路。。。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些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我们现在宣布,所有清国的主干铁路都归国家所有。 接下来,清国朝廷向英美银行财团签订了贷款协议,用于兴建武汉到广州,和武汉到成都这两条铁路。 清国的铁路国有化政策在四川的股民手里激起强烈的反弹。 权力恢复运动中,四川人集资成立了“四川铁路公司”,筹得一千四百万白银的资本。这其中有七百万两用于兴修宜万铁路,这部分,清国会以换股的方式回购,经济上倒没有损失。可是公司还有七百万资本剩余啊,这里面出问题了,四川铁路公司的一个经理把公司的钱拿去上海炒股票去了,他想作股神,未遂,结果亏了三百万两。清国政府只同意把四百万两白银换成国家的保利股票,而对于亏空的那三百万两呢,清国政府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时许多清国人是这么看待铁路问题的,首先修铁路,铁路带来的收益,都是各省的权力;其次,外国资本不应该成为主导的资本进入清国的铁路事业。 朝廷宣布铁路国有化之后,各地反应剧烈,开始出现群众集会的抗议活动,大家在控诉清国政府出卖背叛大家的利益,控诉外国资本利用清国政府来清国占便宜。整个夏天,各地的股民们的怒火都没有消退,而怒火最为炽烈的地方则是四川。 四川省咨议局的领袖们和股东领袖们公开宣誓,不再对清国政府交纳任何税费,直到大家能够把铁路权力收回来。 在1910到1911年的铁路怒潮中,清国的新军士兵和军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许多的新军官兵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他们觉得清国政府把国家的各项资源出卖给了外国人。在一场铁路抗议集会中,一个年青的新军军官当众切去他的一根手指,以表达他对政府的愤怒和抗议。另外则有一个新军的士兵,用鲜血写了一封血书,寄给了清国的国家铁路公司,要求国家把铁路归还给各省的地方股民。 在四川,一个新军的将领下令说,所有同情反政府的保路同盟的出列,这个将军是要把所有出列的士兵和军官从军队中革除。结果是在场所有军兵都一起向前迈步,表现出了整体的团结一致,将军只好作罢。 清国新军的这些军官和士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现象,以前在明清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明清传统里的军人,其实就是粗人,社会地位低,也没啥文化教育,国家是有意识地这么作。 可是从1850年开始,这个传统开始出现了变化。曾国藩练乡勇对抗太平军,他的作法是招募朴实的农民,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外,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儒家传统的道德伦理,行为规范。 当时的清国小百姓眼里,官府军队其实和土匪是一样的事情,可是湘军却明显的不同,他们有纪律,他们有理想追求。 注重军队思想教育的传统,被李鸿章和其他的督抚们继承下来了。各地开始兴办起武备学堂,军校,引入外国教官,对军官进行文化思想的教育,这是走向现代军队的道路,已经摆脱了明清固有的军人传统。 从1901年开始,清国朝廷就决定重新组织全国的武装力量,成为一只“新军”。 到1904年,清国已经在各省都建立了当地的军队管理机构,结构下面主要有三个职能部门,第一个是管理本身的军队,第二个是后勤打杂的那些,第三个则是负责军队的训练和教育。在旧的管理结构下,各省的军队管理机构是向总督负责的,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体制上的安全隐患。 清国朝廷在加紧铺设全国的铁路网络的同时,也开始了军队组织结构的调整。清国把全国的军队统一编为三十六个镇,每个镇有12,500名官兵,清国要把全国36镇的450,000军队统一编制成为归中央管理调动的新式军队。 1906年,清国对兵部进行了改革,兵部大臣和两个副手,全部由满人担任。 1907年,清国朝廷又设立一个职位,叫总统,作为全国新军的总司令官,这个总统职务,也是由满人出任。 也是在1907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这两个手握重兵的汉臣被提拔进中央军机处,这样他们就离开了他们所建立和管理多年的军队。 如果我们回归这个改革路线,我们会看到清国的军事改革是要建立中央统一指挥领导的国家,取消各地方总督统辖地方军队的旧制度。 1910年,清国朝廷任命荫昌为陆军大臣。他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满人将领,致力于推动清国军事化改革。从北京同文馆毕业之后,荫昌被国家派往德国学习军事,回国之后,他曾经管理过天津武备学堂。荫昌不仅说留恋的德语,他还娶了一个德国女人作妻子,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清国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大力推荐引进德国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教育传统。 荫昌希望能够有意识地培养清国军人的荣誉感和纪律性,他有意识地尽量减少外国教官的数量。 成为陆军大臣之后,荫昌开始根据他的构想,统一全国的军队建设,灌输军人荣誉感和纪律性。他同时还有个大动作,他命令制订军事法律,这样军人就受军事法律管辖约束,而不再是在民事法律体系管辖之下。 从许多层面来说,清国的军事改革都是卓有成效的。清国的各战略地点都被配置了新军,包括原来由八旗军镇守的地方,八旗军已经开始慢慢消亡,旗人们开始寻找自己下一步的生活出路。 1910年到1911年,清国新军在藏区的一系列战斗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当时藏区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地区在藏民王公的领导下谋求独立,他们的分离运动,得到了在北印的英国军队的支持。 清国军队奉命开始征讨这些地区,他们先是客服了艰难的地形障碍,征服了东部藏区。清国朝廷把那里建立成为一个新省,叫西康。 清军一路向藏区心脏位置进军,一直到攻占了拉萨。清国罢黜了几个拒绝和朝廷合作的藏民王公,同时开始正式在藏区驻扎军队,达赖喇嘛则出逃去了印度。 清军甚至一路南下逼近一直达到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的边境,开始向英国军队施加压力,迫使英国放弃对西藏事务的干预。 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或许会让一些满人又想起了当年威风凛凛的八旗军南征北伐的战功。 但是清国的军事体制内部依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全国的军队还是支离破碎的,而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中央控制体系。 新军中最精锐的北洋军将领们依旧是效忠于袁世凯,而不是朝廷。而朝廷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以腿部疾病为借口,剥夺了袁世凯的一切职务,把他赶回老家养病去了。朝廷的这个作法,并没有赢得北洋将领们的忠诚,反而让他们的心里开始有了不满。 1905年,清国废除科举之后,许多读书人选择了参军。军队不仅工资待遇高,社会地位高,而且军队还为军人们提供了一条稳定可靠的上升通道。这些有文化的年青新军官兵们,经常会参加到各地的群众集会中去,甚至参加抗议示威活动。反满的革命思想,在军队中广泛传播蔓延,有的军人加入了一些会党,有的则自己办起了组织。 新军的官兵是当时清国最为现代化,最为时尚的一群人。他们穿着的军装,是洋布洋式样的,他们使用的武器,他们的训练方式都是引用的洋人那一套。在清国的时候,大家走在路上遇到,相互打招呼,是微微一点头,然后双手抱拳作揖,这是礼节。可是新军的官兵们,那就洋派啦,他们出来见到人,不作揖,他们用洋派的军礼向平民打招呼,洋派嘛,你懂的。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7-05 18:32
|